清风石嘴山
石嘴山:推动社会救助切实兜住民生保障底线
石嘴山市纪委监委聚焦社会救助领域突出问题,紧盯社会救助关键环节,持续强化监督检查,督促市民政局认真履行主体责任,以监督推动惠民政策落实为抓手,构建社会救助“融救联助”机制,探索“物质+服务”综合救助模式,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确保社会救助政策落地见效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强化试点应用。监督民政部门以推进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为契机,拓宽服务类救助供给渠道,明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、发动社会力量帮扶、链接慈善资源等方式,广泛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。全市民政系统累计投入资金542万元,实施未成年人保护等服务项目9个。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,联动相关企业组成“武帮您”爱心联盟服务团队,为失能老人、困境儿童等制定差异化服务套餐,强化服务效果。探索建立“社区网格员+志愿者+专业社工”三级走访机制,为特困分散供养人员定制“一户一策”帮扶方案。链接人社、司法、残联等部门,开展就业、助残、法律援助等服务类救助项目,惠及各类困难群众2万余名。
创新工作机制。监督民政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服务管理机制,强化服务类社会救助政策设计,创新工作机制,拓宽救助服务半径。民政部门探索建立“困有石助,救有温度”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体系,组建织密一张网、搭建两个平台、理清三项清单、建立六项制度机制,构建动态监测、需求评估、资源匹配、精准服务、监管有力的服务类社会救助运行机制,推动社会救助从“物质+服务”向“精准救助+赋能发展”转变,形成“武帮您”“惠融救”一县区一特色的工作格局。在全区率先推进社会救助“一类事一次办”,将43项社会救助事项集成为“一类事”,整合14个部门协同办理低保、特困、临时救助及医疗、教育、住房、就业等社会救助事项,建立多部门协同关爱机制,为困难群众提供更为全面的救助服务,确保救助需求即发现、即响应、即落实。
提高服务质效。推动民政、残联等相关部门围绕“一老一小一困一残”困难群体,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及社区、社会组织、社会工作者、社区志愿者、社会慈善资源“五社联动”优势,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全方位、多维度服务类社会救助。通过统筹救助资源、优化部门协作、强化数据共享、精准评估群众需求等一系列措施,创新“一门受理、协同办理”工作机制,通过线上+线下渠道,及时受理、办理、分办、转办(转介)、反馈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申请事项,减少群众跑腿次数,实现困难群众社会救助“一类事”联动“一次办”,持续增强困难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目前已通过“一类事一次办”联办224件,帮办、协办、代办、转办168件。(石嘴山市纪委监委)